狙击万倍币——IoTE会是下一个IoTA吗?
IoTE最近有点火,场外交*易从最低5毫到3厘,一个月翻了4-6倍,从热度和收益率看进入了笔者的法眼,笔者开始对他进行关注和研究。
初识IoTE,IoTE全称Internet of Things Explorer,简称IE,官网:https://www.iote.one。按网友Eric翻译的中文版白皮书称,是一个包含新兴技术的物联网资源管理器,包括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点,同时也是你个人账户的最佳选择。其众多交*易的真实性以数据保证了应用新兴技术的互联资源管理器的访问权限,目标是实现物质资产的支付和账户结算、实现点对点投资的价值以及颠覆投融资领域传统的价值传递方式。 IoTE总量为20亿枚,永不增发。IoTE采用PoW + iPoS的混合采矿方法,70%的通证分配给PoW记账矿工,iPoS主节点和支付给去中心化管理提案系统。2019年2月11日全球同步上线,开始创世挖 矿。
认证阅读IoTE的创世贴归纳了其十大亮点:
[1]区块奖励前六个阶段每6个月减半,越早参与越受益;
[2]引入主节点网络,主节点建设者获得区块奖励35%的收益;
[3]独创的CryptoVantaa算法,对CPU友好,抗GPU/ASIC;
[4]PoW采用CPU挖 矿,门槛低,人人可以参与;
[5]PoW+iPoS混合共识机制,保证P2P网络有效运行;
[6]创新去中心化管理提案系统,确保未来DAPP生态建设;
[7]区块链+物联网解决现有商业结构痛点,形成未来新的商业结构;
[8]内置隐私功能,可选择强匿名,混合传输让用户隐私无从被查找;
[9]未来将基于IPFS及DAG技术,确保数据存储及交互速度;
[10]采用松耦合模块化设计,多层网络结构能适应未来更复杂的应用落地。
当然,上述亮点还不是最吸引笔者的地方。区块链项目能吹100个亮点的也比比皆是,但笔者注意到IoTE的创世帖发布者网名为“Z”,在全球知名的BTT(bitcointalk)论坛上查看注册日期为2010年,显然是早期的技术极客。我们知道中本聪的冰糖橙白皮书当年也是首发在BTT论坛上,应该说“Z”是与中本聪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级别的人物,也说不准是中本聪的马甲,谁知道呢?(那可就搞大了!)。
其次,其独创CryptoVantaa算法论文,也是源自几位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技术大咖共同完成。代码贡献者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也是可以理解,试想中本聪如果公布自己身份将会带来多少麻烦。再次,据观察有一波人自己搭建私池,只挖不卖,显然是长线看好。再再次,IoTE主网上线之后出现了一个山寨版IOTE,明显是来蹭热度割韭菜,不懂行的小白很容易识别错误被蒙骗。最后,听最早参与IoTE挖 矿的老司机描述,IoTE主网上线之后还一度出现难产,后来重新启动,全球算力集中冲击才产生了第一个创世区块。如果是这样,IoTE也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个双胞胎链,看起来故事还挺多。
这些不为人重视的细节,从笔者的眼中看到的是巨大的想象空间。联想到物联网领域的IOTA曾经创造了万倍的神话。
提到IOTA,不得不说说大空翼与IOTA的业内传奇。2015年大空翼通过同学知道了IOTA这个项目。他潜心研究了IOTA的白皮书,认为它前途无限,于是将自己的全部身家十万元,all in。当时的IOTA,是刚面世的一枚无名小币,被它吸引的人寥寥无几。从2015年到2017年6月,IOTA如一潭死水,纹丝未动。大空翼却好似看破天机,淡然处之,大有“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 终于,IOTA熬到头了。6月的ICO空前火爆,这个时候,刚上交-易-所的IOTA也突然暴涨,而且根本停不下来。12月,这个项目涨到了36块,足足翻了3.6万倍。
当时在中国,只有7个人投资了这个项目,但到了IOTA上市时,只剩两个人依然坚守着,其中一个就是大空翼,而另一个是IOTA项目的中国社区的负责人。十万变身36亿,大空翼携手IOTA,一同缔造币圈传奇,令人叹为观止。
大空翼的暴富,点燃了无数小韭菜的致富梦想,都想来一把梭哈;大空翼的成功,也启发了一些资深韭菜,要理智思考,谨慎投资,更要沉得住气。在币圈乱象丛生的今天,大空翼对IOTA的坚持与信任,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啊。虽然入圈很早,但大空翼从不是业内人士,但3年豪赚36亿的壮举,为他赢得了币圈“梭哈之王”的尊称。
IOTA它令人惊艳的地方,在于用缠结(Tangle)代替了区块链,达到不可逆的分布式记账。Tangle基于有向无循环图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和区块链的链式结构相比,Tangle呈现出的是一种网络状的结构。DAG的扩展方式就如同细胞分裂一般,不会回到最初的那个点,但却可以任意联结,最终无限扩展成一个复杂无序的网络,实现去中心化。
IoTE会上演万倍神话吗?
显然,DAG作为新兴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而IoTE先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在应用层运用DAG实现秒级交*易,似乎更安全稳健,逻辑上是成立的。一旦多层网络结构的系统搭建完成,IoTE的想象空间也是巨大的。从目前场外交*易最低5毫测算,一万倍也才是5毛,实现难度似乎也不是很大,总量1000亿的瑞波都到过几块钱,而IoTE的总量只有区区20亿。
任何投资的项目能成功,必须符合方向正确、与众不同和早期估值低这三个特征。无论是B-T-C,茅台股*票,还是北上深的房价均符合上述特征。
IoTE项目首先从大方向看是物联网IoT,这显然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想想未来万物互联,物物之间像人类一样自动对话完成任务,这也并非只出现在科幻片中,科技的发展使得一切皆有可能。其次从与众不同来看,IoTE除了底层区块链技术,还引入主节点系统和椭圆曲线加密密码套件+主节点混合传输匿名技术,当然,这并非什么高深技术,但在这些技术基础上运用了独特CryptoVantaa算法是值得关注的,该算法对CPU友好,抗GPU/ASIC,CPU挖 矿使得参与的人数更广更公平,有点回归中本聪初心的意味。除此之外,白皮书还提到了IPFS及DAG技术,IoTE试图利用这些技术实现区块链+物联网,实现去中心化的物物之间价值传递。当然这些技术如何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并实现大规模应用价值还有待商讨,但显然这些新兴技术都是未来的方向,这是不容置疑的。再次从早期估值角度来看,IoTE自2019年2月11日才刚刚上线,目前场外交*易价格才几厘,整个项目的估值几百万,流通市值才几十万,这可是一个非ERC20已经主网上线的区块链项目啊,真可谓是早期价值洼地。
万倍币IOTA也只是独创了Tangle(纠缠)技术而实现了万倍神话,IoTE一旦完成技术融合及突破,万倍也不是没有可能。梦想还是要有了,万一实现了呢!
无论如何,当初IOTA万倍的旅程,笔者只参与了一小段,这次IoTE机会重拾,恐怕不能再错过了……
发表吐槽
你肿么看?
既然没有吐槽,那就赶紧抢沙发吧!